本文作者:赣商律师事务所 王福春、万爱玲、王昱雯、周玉妹
四、结论与展望
(一)架构组合:应对复杂需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
单一离岸架构难以满足复杂的跨境商业需求,实践中需根据目标进行模块化组合,形成“组合钥匙”效应。以下三种组合模式具有代表性:
1.信托+股权:家族治理的黄金组合
“离岸信托+多层股权”架构将财富传承与企业控制完美结合,是家族企业的首选模式。具体架构为:创始人设立开曼STAR信托→信托持有BVI控股公司→BVI公司控股开曼上市主体→上市主体控制各业务板块。这种结构实现三重目标:
财富安全隔离:通过信托所有权转移,将家族资产与个人债务风险隔离,如龙湖地产吴亚军通过信托避免离婚对公司股权的冲击。
控制权稳定:信托条款可预设继承人的控制权交接条件,避免家族内斗导致的股权分散。
税务优化传承:离岸信托下的股权传承通常免征遗产税与赠与税。操作要点在于信托条款的精细化设计,包括保护人任命、投资权限划分、受益人分配机制等,需由熟悉普通法系信托法的律师起草。建议选择百慕大、开曼等有成熟信托判例的法域,避免新兴离岸地的法律不确定性。
2.基金+SPV股权:投资组合的风险隔离
“离岸基金+项目SPV”架构是私募股权与房地产投资的标准配置,通过“主基金→区域基金→项目SPV”的三层结构,实现投资风险的横向与纵向隔离:
横向隔离:不同项目通过独立SPV运作,某一项目的法律纠纷或财务风险不会传导至其他项目。
纵向隔离:投资者通过基金份额间接持有项目权益,不直接参与项目公司管理,有效隔离投资者与项目风险。
灵活退出:单个SPV股权可独立转让,便于部分资产变现退出,不影响整个基金结构。这种架构特别适合多元化投资组合,在跨境基础设施、能源、房地产等领域应用广泛。
3.股权+合约:特殊行业的无奈选择
“离岸股权+VIE合约”架构是外资限制行业的唯一选择,通过股权控制与协议控制的叠加,实现“境外融资+境内运营”的双重目标。典型架构为:创始人→BVI公司→开曼上市主体→WFOE→通过VIE协议控制境内运营实体。
这种架构的核心矛盾在于合规性与商业利益的平衡。建议采取三项风险缓释措施:一是业务分拆,将非限制业务放入股权架构,限制业务放入VIE架构;二是协议优化,确保VIE协议的商业合理性,避免被认定为“虚假合同”;三是政策跟踪,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政策监测机制,及时调整架构应对政策变化。
(二)法律从业者的角色转型与能力要求
在全球监管趋严与架构复杂化背景下,法律从业者的角色正从“文件起草者”向“架构战略顾问”转变,需要具备以下核心能力:
1.跨法域法律整合能力
离岸架构涉及普通法系(开曼、BVI)、大陆法系(中国、欧盟)等多法域法律体系,律师需精通不同法系的法律冲突规则与实体法差异。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差异,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架构。
2.商业目标解码能力
优秀的离岸架构设计始于对商业目标的准确理解。律师需深入分析客户的短期需求(如上市融资、并购重组)与长期战略(如家族传承、全球化布局),将商业目标转化为法律技术方案。实践中,律师应建立“需求-风险-成本”三维评估模型,帮助客户在目标实现与风险控制间找到平衡点,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成本浪费。
3.合规风险管理能力
在BEPS2.0、CRS等全球监管框架下,合规已成为离岸架构的生命线。律师需具备全流程风险识别能力,包括:
税务合规:评估架构的经济实质是否满足BVI、开曼等法域的要求,税务筹划是否符合OECD反避税规则。
受益所有人披露:确保架构设计符合各国反洗钱法规对受益所有人识别的要求,避免被认定为“壳公司”。
数据合规:涉及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架构需符合中国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、欧盟GDPR等数据法规要求。
政策风险评估:对VIE等敏感架构,需定期评估东道国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,并制定应急调整方案。建议建立“合规健康检查”机制,每年对离岸架构进行一次全面审查,及时应对监管环境变化。
(三)未来趋势与实践建议
1.离岸架构的价值重塑
全球监管环境的变化正推动离岸架构的价值定位从“税务筹划”向“合规风险管理”转型。未来五年,离岸架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:
实质化运营成为标配:空壳公司架构彻底退出历史舞台,离岸实体需在注册地具备真实办公场所、雇佣本地员工、开展实质性业务活动。
监管科技(RegTech)深度应用:离岸服务提供商将广泛采用AI技术进行受益所有人识别、交易监控、合规申报等,如开曼金融管理局已试点区块链技术进行公司注册信息存证,提高监管透明度。
区域化离岸中心崛起:东南亚、中东(等区域离岸中心将因贴近新兴市场而获得更多青睐,传统离岸地(BVI、开曼)的份额可能下降。
2.实践操作建议
基于上述分析,对离岸架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:
审慎选择法域:优先选择与中国签署司法协助条约、加入国际监管组织的成熟离岸地,如香港、新加坡、开曼群岛。避免选择被OECD列为“不合作税务管辖区”或FATF灰名单的法域,降低合规风险。
强化经济实质:确保离岸实体具备足够的本地实质,包括租赁办公场所、雇佣必要员工、保留董事会会议记录等。对于开曼控股公司,建议至少任命1-2名本地董事,并在当地留存核心决策文件。
动态架构调整:建立架构定期评估机制,每1-2年根据商业目标变化与监管政策调整进行优化。
文档管理规范化:完整保存架构设立的法律文件、董事会议记录、业务合同等资料,证明架构的商业合理性。在税务机关或监管机构调查时,这些文件是证明“非避税目的”的关键证据。
专业团队协作:离岸架构涉及法律、税务、财务等多专业领域,建议组建包括律师、税务师、信托顾问在内的专业团队,避免单一专业视角导致的方案缺陷。
温馨提示:福利-赣商律师AI智能体咨询入口:关注公众号【赣商律师】→后台发任意法律咨询消息→即刻开启7×24小时赣商律师AI法律公益服务)
数字经济10大法律服务产品:
数据资产入表合规3.0版
数据信托架构设计与治理合规1.0版
数据资产证券化DABS 1.0版
数字金融合规与智能合约条款设计1.0版
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与数投平台投融资合规2.0版
数据安全与隐私伦理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3.0版
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反不当竞争策略2.0版
数据跨境流动合规2.0版AIGC全流程合规与模型训练伦理审查1.0版
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与车路云合规2.0版
赣商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长于投融资领域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。设PPP&金融部(含建设工程房地矿产团队)、IPO&科创板新三板部(含知识产权团队)、并购重组&混合所有制部(含财税团队)、破产重整&争议解决部、常年法律顾问&财富传承部、品牌部和行政部。荣膺商法2021年全球“A-List法律精英”、商法全球2022、2020年杰出交易奖、首届中国律所百强、第二届中国律所百强、中国司法部商务部财政部贸促会涉外入库律师领军人才、商务部外资并购委副主席单位、通过中国证监会证券业务备案、中国商标代理业务备案、映山红行动·卓越上市服务奖、全球赣商法律服务中心、欧洲江西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、日本江西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,江西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战略合作单位、江西省陕西商会法律服务中心、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法律服务中心,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、江西省人民政府首届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、江西省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家、江西省投资基金业协会创新服务专家、江西省数字经济专家、江西省智能网络汽车专家、江西省生态文明律师服务团成员、南昌市律协非诉专委副主任、仲裁委PPP仲裁中心。赣商律师作为江西首家云端智慧律所,填补了江西律师并购反垄断审查实务空白,是江西律师新三板和PPP业务零业绩突破人、PPP业务国内领先地位,在江西省债券市场具有领先地位,被“全球商事律所联盟”报道为:因为专注所以专业,因为专业所以信赖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