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赣商律师事务所 王福春、万爱玲、王昱雯、周玉妹
摘要
国务院8月16日发布《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函〔2025〕84号)聚焦PPP存量项目规范发展,通过分类施策、全周期监管和政策协同三大机制,化解财政风险、提升运营效率。本文系统解读政策核心内容,分析对政府治理、市场主体的影响,重点阐述律师在合规审查、合同优化、风险防控等实务领域的服务路径,为PPP项目规范运营提供法律视角的操作指引。
关键词:PPP存量项目;规范运营;财政承受能力;绩效评价;律师实务;隐性债务
一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概述
(一)概念界定与核心特征
1.定义与范围
PPP存量项目是指通过合法程序纳入PPP管理库,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或运营维护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,涵盖交通、环保、市政等领域。其核心区别于新增项目的特征是已形成一定资产基础和运营记录。
2.三大核心属性
•风险共担机制:政府承担政策变更、规划调整等系统性风险,社会资本负责工程建设、技术创新等市场风险。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"保底量+超额分成"模式,政府方承担需求风险,社会资本承担技术风险,实现风险与能力匹配。
•长期契约关系:合作期限通常为10-30年,某供水PPP项目合同明确25年运营期内的水质标准、调价机制和移交条件,形成稳定预期。
•绩效付费导向:建立"基础付费+绩效奖金"结构,某市污水处理项目设定COD去除率95%为基准值,每提高1%奖励5%服务费,未达标按比例扣减。
3.典型运作模式
•BOT模式:适用于在建项目,社会资本负责剩余建设和运营。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社会资本承担30公里路段建设,获得20年收费权。
•EPC模式:菏高速交能融合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,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负责设计、采购、施工一体化实施,项目已累计产生8317.13万千瓦时清洁电力,累计节约标准煤约2.54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4.09万吨。
(二)存量项目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
1.发展规模与结构
全国层面,全国共签约PPP项目接近14000个,投资额超18万亿元。地方层面,截至2025年6月宜春市65个存量项目总投资573.34亿元,22个进入运营期,累计支付服务费35.16亿元。
2.三大突出问题
(1)财政支付风险
郑州高新区市政绿化PPP项目因政府方未履行支付义务(累计拖欠可行性缺口补助9,460万元),触发社会资本方履约保函索赔。该项目总投资33.2亿元,采用BOT模式,2023年进入运营期后,因财政预算调整导致付费延迟,社会资本方于2025年5月正式启动索赔程序。财政部《关于2024年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》显示,2024年全国付费期PPP项目存在不同程度支付延迟,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和交通领域。
(2)运营监管缺失
云南省某县级污水处理厂通过篡改流量计数据,将实际日处理量3,000吨虚报为8,000吨,骗取财政付费。该案例暴露三大监管漏洞:第三方检测机构未独立采样、在线监测数据未实时上传、绩效评价未现场核验。
(3)融资渠道受限
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PPP项目贷款审批通过率再次降低。某县域垃圾处理项目计划通过ABS融资2亿元,因市场认购不足仅募集1.2亿元,导致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滞后。
二、《指导意见》的主要内容解读
(一)政策出台的必要性与背景
1.风险防控需求
2023年以来,PPP项目违约事件同比增长,主要集中在财政支付、工程质量和融资违约三类情形。某省审计发现,12%的存量项目存在政府违规兜底承诺,隐性债务规模达157亿元。
2.政策核心目标
《指导意见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统筹发展和安全,坚持问题导向、分类施策、降本增效,规范PPP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,支持提升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。
(二)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
1.三维实施框架
•政治维度:强调"两个维护",确保与国家战略协同
•目标维度:聚焦公共服务"质量提升、成本可控、可持续"
•方法维度:实施"分类推进+动态监管+政策协同"策略
2.四项基本原则
1.依法合规:严格遵循《政府投资条例》《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》等法规
2.问题导向:针对建设停滞、运营低效等突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
3.公开透明:项目信息、绩效结果、财政支出全流程公开
4.风险可控:财政支出责任不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%红线
(三)存量项目规范运营的核心措施
1.在建项目分类推进机制
(1)分级标准
项目类型 |
工程进度 |
投资完成率 |
剩余工期 |
资本金到位率 |
接近完工项目 |
≥85% |
≥80% |
≤3个月 |
≥90% |
推进缓慢项目 |
<60% |
<50% |
>12个月 |
<60% |
(2)差异化管控措施
•接近完工项目:开辟审批"绿色通道",某省明确剩余工程变更无需重新报批,但超概算10%以上需财政部门审核。
•推进缓慢项目:建立"三张清单"(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时限清单),内蒙古呼伦贝尔某生态项目通过整改方案,3个月内解决资本金不到位问题。
2.已运营项目全周期监管
(1)绩效付费机制
1.指标体系:分为基础指标(如污水处理量)和加分指标(如智慧管理系统建设)
2.考核流程:月度监测+季度评估+年度考核,引入用户满意度调查(权重不低于20%)
3.结果应用:某供水项目年度考核优秀获得1.1倍基准付费,另一项目因管网漏损率超标被扣减15%费用
(2)中期评估制度
行业主管部门每3年开展评估,重点审查:
•合规性:融资结构调整、股权变更是否合规
•绩效偏差: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目标的偏离度
•财政承受能力:政府付费占比变化情况
(3)效益提升路径
1.资产盘活:某停车场PPP项目通过REITs发行盘活资产5.2亿元
2.业态创新:高速公路服务区"交通+商业"模式,非油品业务收入占比达45%
3.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
(1)财政支持措施
1.专项债配套: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使用专项债补充资本金,最高不超过20%
2.预算保障:运营期付费纳入财政预算,实行"先预算、后支出
(2)金融协同政策
3.融资展期:对暂时困难项目给予1-3年展期,某省交通项目通过贷款展期缓解短期偿债压力
4.REITs支持:优先支持存量PPP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,盘活存量资产
(3)律师审查要点
•融资合同修改需全体债权人同意
•利率调整不得违反LPR形成机制
•资产抵押需履行政府方审批程序
三、《指导意见》的现实影响与律师实务作用
(一)对政府治理与市场主体的双重影响
1.政府治理变革
1.财政管理:建立"财政承受能力监测预警平台",对接近10%红线地区实施项目限批
2.监管模式:从"重审批"转向"重监管",某市组建PPP项目监管中心,配备专业技术人员
2.市场主体分化
1.社会资本:具备综合运营能力的企业市场份额提升,某央企凭借"建设+运营+技术"一体化能力中标率提高至35%
2.金融机构:某国有银行建立PPP项目风险评级模型,将项目现金流覆盖倍数≥1.3作为放贷底线
(二)律师在存量项目规范中的服务领域
1.项目合规性审查与风险诊断
(1)全生命周期审查要点
阶段 |
审查重点 |
典型风险点 |
建设期 |
资本金到位、超概算审批 |
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 |
运营期 |
绩效指标完成、财政付费合规性 |
政府方延迟付费 |
移交阶段 |
资产权属清晰性、性能测试达标 |
设备完好率不达标 |
(2)隐性债务筛查方法
采用"穿透式审查"三要素:
1.资金来源穿透:核查社会资本方资本金是否为自有资金
2.合同条款穿透:审查是否存在"明股实债"条款
3.风险承担穿透:判断政府是否承担全部市场风险
2.合同体系优化与争议解决
(1)合同风险识别
重点排查:
•政府兜底承诺(如最低客流保证)
•固定收益条款(违反风险共担原则)
•模糊的绩效标准(无量化考核指标)
(2)示范条款设计
1.收益调整机制:"当实际收益率连续2年超出基准±5%时,双方应在90日内协商调价"
2.不可抗力处理:"因疫情导致运营中断,政府方应支付50%基础服务费"
(3)争议解决路径选择
•行政诉讼:适用于政府方行政审批、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
•仲裁:适用于合同履行争议,某污水处理项目通过仲裁解决进水水质超标责任认定纠纷
3.绩效评价法律支持
(1)指标体系合法性审查
确保指标符合:
•行业标准(如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)
•合同约定(不得增设未经约定的考核指标)
•公平原则(避免设置社会资本方无法实现的目标)
(2)评价结果应用法律意见
针对评价结果提供:
•付费调整的合规性分析
•整改要求的法律依据
•合同解除的风险评估
(三)实务操作建议与风险防范
1.律师服务产品创新
l合规体检服务:形成包含128项指标的审查清单
l合同模块化设计:开发"核心条款+可选条款"合同模板
l风险预警系统:建立财政支付、绩效达标等风险预警模型
2.风险防范实务建议
l政府方:建立PPP项目"负面清单",明确不得采用PPP模式的情形
l社会资本方:投资前开展"法律尽职调查+财务测算+技术评估"三维尽调
l金融机构:贷前审查项目现金流自平衡能力,贷后监测绩效数据
四、结论与展望
《指导意见》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,推动PPP模式从"规模扩张"向"质量提升"转型。律师在这一过程中可提供"合规审查-合同优化-风险防控-争议解决"全链条服务,助力政府与社会资本实现合作共赢。未来随着"PPP+REITs""绿色PPP"等创新模式发展,律师服务需进一步向资产证券化、ESG合规等领域延伸,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支撑。
(特别声明;由于个案具体情形不同,本文不应视为正式建议或法律意见,阁下如有任何进一步法律需求,后台私信“风险合规”,获取私人定制合规方案。)
温馨提示:福利-赣商律师AI智能体咨询入口:关注公众号【赣商律师】→后台发任意法律咨询消息→即刻开启7×24小时赣商律师AI法律公益服务)
数字经济10大法律服务产品:
数投平台公司投融资合规1.0版、数据资产入表合规2.0版、数据资产证券化DABS 1.0版、
金融诈骗合规与取证服务1.0版、
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合规1.0版、数据安全、隐私与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策略1.0版企业数据全生命周期合规2.0版、
AIGC大模型上线备案合规1.0版、
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合规1.0版、数据跨境流动合规2.0版。
赣商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长于投融资领域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。设PPP&金融部(含建设工程房地矿产团队)、IPO&科创板新三板部(含知识产权团队)、并购重组&混合所有制部(含财税团队)、破产重整&争议解决部、常年法律顾问&财富传承部、品牌部和行政部。荣膺商法2021年全球“A-List法律精英”、商法全球2022、2020年杰出交易奖、首届中国律所百强、第二届中国律所百强、中国司法部商务部财政部贸促会涉外入库律师领军人才、商务部外资并购委副主席单位、通过中国证监会证券业务备案、中国商标代理业务备案、映山红行动·卓越上市服务奖、全球赣商法律服务中心、欧洲江西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、日本江西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,江西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战略合作单位、江西省陕西商会法律服务中心、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法律服务中心,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、江西省人民政府首届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、江西省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家、江西省投资基金业协会创新服务专家、江西省数字经济专家、江西省智能网络汽车专家、江西省生态文明律师服务团成员、南昌市律协非诉专委副主任、仲裁委PPP仲裁中心。赣商律师作为江西首家云端智慧律所,填补了江西律师并购反垄断审查实务空白,是江西律师新三板和PPP业务零业绩突破人、PPP业务国内领先地位,在江西省债券市场具有领先地位,被“全球商事律所联盟”报道为:因为专注所以专业,因为专业所以信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