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案例 | 破局与重构:债权人持股平台创新实践引领破产重整新范式 ——赣商律师深度解析Z集团重整案例
2025年4月17日·桂客学院与北京声驰(南昌)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"破局与重构:全球经济变局下的破产制度创新与危机应对研讨会"在红谷滩保利中心举行。赣商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福春律师应邀作为主讲嘉宾,以《债权人持股平台运作模式与风险应对——Z集团重整启示录》为题,通过"场景化案例+结构化方法论"的演讲模式,为现场法律、金融从业者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行业洞察。
一、破局之钥:债权人持股平台的制度创新价值
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产业链重构的双重压力下,王福春律师开篇即以"情绪共鸣+数据支撑"的演讲公式引发全场共鸣:"2022年新冠疫情后,我国破产重整案件年增幅达37%,仅恒大、海航等超千亿债务规模的案例就涉及债权人超10万户。债权人持股平台正从'非常规工具'转变为'标准配置'"。通过对比传统清偿模式与持股平台机制,王律师构建起"行业痛点+双重视角"的论证框架:
1. 债权人视角:传统债转股存在权益虚化、退出无门等痛点,而持股平台通过《合伙企业法》赋能的治理参与权,使清偿率提升30%以上;
2. 债务人视角:Z集团通过设立Z1、Z2持股平台承接49%股权,既化解57亿债务又保留核心团队,实现"止血"与"造血"双效合一。
二、重构之道:Z集团案例的四大创新实践
王福春律师以"成果亮点+案例故事"的叙事结构,深度拆解赣商律师公开中标的某省最大农牧企业破产重整案例:
1. 平台架构合规性设计
- 采用"有限合伙+GP控制"架构,严格遵循《企业破产法》第85条及《合伙企业法》第61条,通过工商登记确权程序实现49%股权的法律闭环;
- 创新设置"双GP模式",由管理人团队与股交中心共同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,破解传统平台决策僵局。
2. 深度治理参与机制
- 派驻专业代表进入董事会战略委员会,建立"三会一查"机制(月度经营会、季度审计会、年度评估会及重大事项督查),使重整后企业ROE提升至18%;
- 通过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经营数据实时同步,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。
3. 动态收益分配体系
- 设计"阶梯式清偿模型",首年现金清偿占比40%,剩余部分与净利润增长率挂钩,案例显示债权人综合清偿率较传统模式提高52%;
- 引入股交中心作为第三方登记托管机构,实现24.56亿股转增股权的合规流转。
4. 风险防控矩阵
- 建立"四道防火墙":合伙人准入审查、投决会分级授权、信息披露双通道(官网+小程序)、税务筹划前置,成功规避3起潜在合规风险,受到债委会、投资人,特别是管理人同行的尊重和感谢!
三、制度前瞻:破产法修订的四大建议
王律师以"行业趋势+落地建议"的演讲逻辑,提出具有实操价值的立法建议:
1. 立法层面
- 建议在《企业破产法》修订中增设"持股平台专章",明确其作为特别普通合伙的法律地位(参考《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》第48条);
2. 监管机制
- 构建"双线监管体系":法院侧重程序合规审查,证监系统负责信息披露监管,借鉴美国《破产法典》第1109条债权人委员会制度;
3. 配套制度
- 推动区域股权市场与破产法庭数据互联,参照股交中心"区块链+权益登记"模式,实现全国破产法庭信息共享;
4. 国际接轨
- 引入德国《重整计划投票权重计算规则》,平衡金融债权人与经营性债权人权益。
四、专业赋能:破局者的方法论启示
作为为分享环节,王福春律师以赣商所承办的重整案例为基底,提炼出"债权人持股平台成功三要素":
1. 价值锚定: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确定转股价格基准(如Z集团采用EBITDA 5倍估值法);
2. 博弈平衡:设置"超额收益分成机制",当企业净利润增长超15%时,原股东可获20%超额奖励;
3. 退出闭环:与区域股权市场合作搭建流转平台,参考股交"挂牌预披露+竞价交易"机制。
结语:破局者的时代使命
本次研讨会通过"主题演讲+案例工坊+桂客点评"的创新形式,为破产实务界提供了前沿解决方案。作为赣商律师事务所的领军人物,王福春律师凭借深厚的实务经验与前沿洞察,为与会者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,进一步彰显了赣商律师事务所在企业重整领域的专业影响力。正如王福春律师强调:"债权人持股平台不应仅是风险处置工具,更要成为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孵化器。当67%的重整企业开始采用持股平台时,中国破产法实务已迈入3.0时代。"
赣商律师事务所将持续深耕企业拯救领域,以"法律+金融+科技"的跨界思维,助力更多困境企业实现"涅槃重生"。
【专业赋能通道】
重整咨询专线:王福春律师 13970062160